近日,中日友好医院钟定荣主任团队与吉因加合作,通过DNA+RNA联合检测,在一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中发现罕见头对头PLB1-ALK融合,提示应用该检测方法有利于临床发现新的ALK基因融合形式,明确融合产物表达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精准信息。文章在线发表于Lung Cancer(IF=4.702)。
1.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33岁男性,无吸烟史。2019年2月临床诊断为肺腺癌Ia期。手术切除肿瘤后,明确病理亚型为浸润性腺癌。观察到肿瘤周围病灶弥漫,但未侵犯脏层胸膜。患者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巩固疗效,并定期随访。
图1 病灶组织ALK过表达
2020年11月,患者随访时观察到疾病进展,IHC检测显示ALK蛋白过表达(图1)。为进一步探索潜在致病原因,研究采用吉因加OncoD和OncoFusion产品,基于1021Panel和RNA检测技术,进行NGS检测,发现了罕见的头对头融合基因PLB1-ALK,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7.5%。
2.PLB1-ALK融合
PLB1-ALK融合位于2号染色体短臂,由PLB1内含子5和ALK内含子19 以头对头的方式连接 (图2A)。
图2 PLB1-ALK头对头融合在DNA和RNA层面均得到验证
我们通常认为头对头融合不会转录表达,但在该案例中,通过RNA层面的检测捕获了该基因融合,证实这一融合类型也会转录表达(图2B),虽然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在确认了ALK的RNA和蛋白表达后,没有检测到任何其他致癌突变,推测PLB1-ALK融合是这位患者的驱动突变。
3.NGS检测ALK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