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到探索Biomarker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全世界肿瘤临床专家在免疫治疗方面的成果可谓百花齐放。
近日,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根教授团队与吉因加合作的一项代表性研究成果“Interaction between CAFs and CD8+ T cel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ffects prognosis and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成功入选2020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 2020)POSTER展示。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研究亮点
研究首次提出 “CAF介导的免疫抵抗模式(CMIRP)”,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并发现CD8+ T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比值(CFR)可作为在NSCLC中是免疫治疗的预后和疗效预测的潜在指标。
研究方法
研究通过分析TCGA和GEO中RNA-seq和临床数据,评估每个患者的24种免疫细胞和成纤维细胞(CAF)的浸润丰度,从而预测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
研究结果
研究评估了176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样本的24种免疫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浸润丰度。通过多种方法(免疫细胞数、免疫评分、免疫细胞聚类)发现免疫浸润与CAF浸润呈正相关,队列中与预后正相关的IMFRs(免疫细胞/ CAFs)的数量超过50% (P <0.05)。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几乎所有的IMFRs提示更好的预后。研究将这一现象定义为“CAF介导的免疫抵抗模式”(CMIRP)。
CD8+ T细胞作为预后指标价值不明显,但CD8+ T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比值(CFR)可有效区分不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CFR是一个独立的预后Biomarker,CD8+ T细胞与CAFs呈显著正相关(P < 0.05),CFR值高的患者预后更好。
研究进一步分析CFR高和低两个亚组,发现CFR高的亚组基因富集在免疫激活通路,包括T细胞激活、细胞溶解和抗原呈递通路。CFR低则与免疫抑制有关,包括转化生长因子的激活和上皮间质细胞转换。因此,认为CFR是潜在的NSCLC免疫治疗预后指标。
第一作者: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郑新龙
指导老师: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林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