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连续更新指南,其中前列腺癌诊疗指南[1]首次明确同源重组修复(HRR)通路基因变异对于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的检测意义。联合今年进 一步更新的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诊疗指南[2]和2019年已将胚系BRCA1/2变异治疗方案写入指南的乳腺癌和胰腺癌[3],PARP抑制剂的生物标记物不断增加,临床应用范围也 将越来越广。
HRR基因重要性首次明确,PAPR抑制剂伴随诊断检测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DNA损伤修复系统(DDR)中多条通路被发现与肿瘤诊疗息息相关,如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错配修复通路(MMR)和碱基切除修复通路(BER、POLE)等。HRR通路作为DDR的核心通路,则多次被证实与PARP抑制剂的疗效相关。所以,2020年V1版前列腺癌NCCN指南首次将HRR通路基因作为分子标志物列入检测标准,包括BRCA1、BRCA2、ATM、PALB2、FANCA、RAD51D、CHEK2和CDK12,同时推荐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和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都应进行HRR基因检测。指南中生物标记物检测范围的扩大,将显著增加PARP抑制剂的获益人群。
PARP抑制剂通过“合成致死”的作用机制攻击存在同源重组缺陷的肿瘤细胞,进而实现治疗目的。目前在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中均有PARP抑制剂获批或指南推荐可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相关伴随诊断检测也逐渐由BRCA基因扩展到HRR基因、HRD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部分患者检测BRCA基因变异结果为阴性,但仍可能对PARP抑制剂敏感。这是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其它原因导致的同源重组缺陷,如ATM等HRR通路基因发生了变异。因此,对于所有想要尝试使用PARP抑制剂的患者,除了BRCA基因之外,建议扩大HRR基因检测范围,目前明确包含在HRR通路中的基因有ATM、ATRX、BARD1、BLM、BRCA1/2、BRIP1、PALB2、FANCA/C/D2/E/F/G/L、MRE11A、NBN、PTEN、RAD50、RAD51、RAD51B和WRN等[4]。
HRR基因在各癌种中的分布
这些基因普遍存在于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卵巢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多个癌种中,通过检测HRR基因,能够扩大PARP抑制剂治疗潜在获益人群[5]。
1021Panel前瞻性设计、覆盖更多HRR基因,提升PARP抑制剂潜在获益人群
吉因加1021Panel同时包含指南推荐检测、核心文献报道、以及临床研究精选的1021个基因,覆盖全面,专为临床诊疗设计。此次指南新增的HRR相关基因,均在1021Panel内涵盖。根据指南检测范围推荐的扩大,吉因加迅速响应,已将1021Panel系列产品报告进行全部升级,调整PARP抑制剂相关药物解读规则,为临床应用提供专业、高效支持。
1021Panel对BRCA基因覆盖更全,且兼容常规变异和大片段重排的有效检出
1021Panel在设计之初就根据重点基因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探针的优化,以确保药物相关基因检测的准确性。BRCA基因变异位点分散遍布于整个基因的全长,无热点区域,此外BRCA基因大片段重排的检测对于NGS技术也是挑战。因此,若想精准检出BRCA基因变异,检测区域需至少包括BRCA1/2基因整个外显子编码区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20个碱基对)[6],并且检测探针需针对大片段重排检测进行优化设计。吉因加1021Panel正是满足了以上两点,保证了BRCA基因的精准检出。吉因加基线数据库显示:在卵巢癌患者中,BRCA基因阳性检出率为28.3%,BRCA大片段重排(胚系)检出率为1.3%,与文献中使用NGS检测的数据一致[7]。
1021Panel精选36个HRR基因,并同时检测胚系与体细胞变异
1021Panel精选36个HRR基因可帮助临床筛选并扩大PARP抑制剂获益人群,吉因加基线数据库显示:在卵巢癌患者中HRR基因检出率为39.5%,与之前大型研究统计报道的HRR基因突变频率相似,相较于只检测BRCA基因,可增加11.2%的PARP抑制剂潜在获益人群。
实力见证,权威认可,吉因加参与建立中国人群BRCA1/2基因变异解读规则
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是卫健委批准成立的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2017-2019年,实验室共参加14次与BRCA1/2基因相关的国内外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以及BRCA基因变异解读和标准品检测等行业标准建立活动,均以高水准的检测结果为行业权威所认可。
2018年,吉因加作为主要单位之一参与完成了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牵头的基于中国人群基因变异解读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基于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2015解读标准和中国人群BRCA1/2变异特征,细化和优化了专门针对中国人BRCA1/2基因变异的规则,为临床检测提供更新的数据和更全面、精准的解读标准。
吉因加在BRCA基因临床解读中,除ACMG和美国分子病理学会(AMP)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ENIGMA BRCA1/2基因变异分类标准以外,还参考《BRCA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及该数据库,以确保BRCA基因的临床解读更适合中国人群。
NCCN指南不断更新,让更多癌种迈向精准治疗时代。吉因加已做好充分准备,助力肿瘤精准治疗快速落地,让更多肿瘤患者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