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19日,2019年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CGOS)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办。会议期间,由吉因加协办的转化医学分会场精彩纷呈,座无虚席。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昆明等多个城市的50多名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临床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刘芝华教授
首先,会议主席刘芝华教授致开场辞。她感谢各位嘉宾莅临参会,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和临床工作经历与心得。刘芝华教授认为,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临床专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促进大家深入交流,产出更好的科研成果。会上,临床专家们以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为主题,分别汇报了免疫组库技术和液体活检技术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种的临床诊疗应用中的探索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刘莉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莉教授以《免疫组库特征及其潜在临床应用价值》为题,介绍了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在肿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团队与吉因加合作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采用免疫组库技术同时对比分析肺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样本,结果发现,晚期肺癌患者TCR组库的多样性增加、overlap值高,提示患者预后良好。吉因加数据分析显示,多维度指标联合(免疫组库、1021panel、PD-L1蛋白)筛选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ORR超过80%,显著提高了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效率。
北京协和医院 林国乐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林国乐教授以《ctDNA监测在无远处转移肠癌全病程管理的应用》为题,介绍了液体活检技术在肠癌术后监测以及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显示,一方面,肠癌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ctDNA阳性率与复发风险呈正相关。另一方面,新辅助前ctDNA检测可提示患者预后,临床分期越晚,ctDNA检出阳性率越高。新辅助治疗期间,ctDNA检测可有效评估疗效,ctDNA阳性转阴性则提示了新辅助治疗临床获益。吉因加OncoMRD产品面向早期肿瘤手术患者,通过检测患者术后组织来建立个体化肿瘤突变图谱,并追踪患者外周血中的ctDNA变化来提示复发风险,为临床决策提供分子维度的参考信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钱海利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钱海利教授做了题为《CDK12共扩增与抗HER2治疗敏感性研究》的报告。他指出,HER2阳性的部分乳腺癌患者会伴随CDK12的表达上调,该部分CDK12共扩增的HER2阳性患者接受抗HER2靶向治疗后PFS更短,预后更差。吉因加Onco系列产品通过检测1021个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并借助独家分析算法mClone助力临床寻找耐药原因,发现和分析新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讨论环节精彩瞬间
讨论环节,参会嘉宾分别围绕报告主题与演讲专家进行了积极互动,共同探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合作的结合点。
会议最后,大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做了简要点评,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张宏权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各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精彩、引人入胜,嘉宾的观点见解深刻、发人深思,此次会议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会后继续交流探讨,共同推进肿瘤转化医学研究。
吉因加聚焦肿瘤精准医疗,始终坚持以大数据驱动肿瘤转化医学研究,目前已结构化保存近10万例中国肿瘤患者的多维度医学信息,推出Onco系列临床检测产品,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已发表SCI论文47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50分,共有93篇会议摘要被ASCO、WCLC、ESMO、AACR等国际肿瘤学术会议接收。未来,吉因加将继续以“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为两轮,助推中国肿瘤转化医学发展,与各位专家共同努力推进肿瘤转化医学研究的临床落地。